文小秘 > 学习资料 > 知识积累 >

地震避灾宣传知识

吴泽分享 0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受异常心理的驱使,会茫然若失,条件反射地采取本能行动,即恐慌和乱跑。这种本能行动必须加以制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震避灾宣传知识,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地震避灾宣传知识

地震避灾宣传知识

一、时刻树立危机管理的意识

(1)地震是正常的自然地理现象,不要害怕,也不要有封建迷信的思想。做到不被谣言蛊惑。

(2)多注意家庭建筑物的摆放,如果有衣柜和桌子下面能够躲避是最好的。注意排查家庭安全隐患。

(3)出门行路要避免山崖石集聚地,在快速通往视野开阔的平原地带。

(4)自驾车要注意行车路线,汽车内要储备应急物资。不要去地震灾害易发的地方,尽量少去。

(5)家庭要储备一些食品、电筒,水源等应急物质,经常更换。

(6)加强学习一些防震知识和逃生技能,在心理上要有不害怕的准备。

(7)平时多留意,大自然的异常现象,但也不要过于疑虑。特别是农村地区,更容易开出端倪。

二、如果发生地震要沉着应对

(1)掌握不同的逃生方法。如果形成途中,平地,就是开去开阔地带停留,靠边停车;桥梁隧道,就要快速离开;离开车辆时候,注意周围物体;如果外面危险物体较多,可能在屋内比较安全。如果在屋里,如果是高楼,10楼以上,想跑下来,估计至少要30秒以上,也许不动可能还比较安全。是就地躲藏,还是跑出去,要看具体情况,要事先想一下。学校医院工厂的疏散,关键看各部门平日的应急预案,万万不可粗心大意。老年人在家的情况,也要注意,这个问题也要看具体情况。

(2)掌握一定现场急救知识。先救命,后救伤。这是一个原则。搬运人的时候,不要伤着对方。学会一些简单的包扎知识很有必要。

(3)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珍惜生命,有爱心。

(4)特殊情况要注意救援等待方面主动作为。

发生地震时的逃生方法

一、最可靠的自救方法:伏地、遮挡、手抓牢

发生地震之后,国际公认最可靠的自救方法是“伏地、遮挡、手抓牢”:迅速钻到桌子下边或用靠垫捂住最脆弱的头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并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动的准备。

二、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所以,地震发生时一定要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三、不要慌张地向室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四、若身处户外要保护头部避开危险地带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在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五、搭乘电梯时,将各楼层的按键全部按下

在发生地震时,不能使用电梯。万一在搭乘电梯时遇到地震,将操作盘上各楼层的按钮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离开电梯,确认安全后避难。

六、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地震发生时,人们都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离开危险地带。不过,即使这样,也应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等工具,因为地震时,车胎会像泄了气一般难以控制。此外,物品不可多带,尽量节省时间。

七、远离山边水边等危险地

地震时正在郊外的人员,应迅速离开山边、水边等危险地,以防止滑坡、地裂、涨水等突发事件。地震时,骑车的下车,开车的停下,人员靠边行走。

地震自救技能

不同处所避震要点

在学校教学楼内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在街上行走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霓虹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地震一共分多少个等级?

地震震级一共分为9个等级。

1、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

2、M≥1级,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

3、M≥3级,小于4.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

4、M≥4.5级,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属于可造成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

5、M≥6级,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如8·3鲁甸地震,2·6高雄地震)。

6、M≥7级,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如8.8九寨沟地震,4·14玉树地震,4.20雅安地震,7.18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地震)。

7、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如5·12汶川地震,3·11日本地震)。

地震的形成原因

地震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地壳板块运动,由于地球在无休止地自转和公转,其内部物质也在不停地进行分异,所以,围绕在地球表面的地壳,或者说岩石圈也在不断地生成、演变和运动,造成了地震。

地震活动在时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多,震级较大,称为地震活跃期;另一段时间发生地震较少,震级较小,称为地震活动平静期;表现出地震活动的周期性。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155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