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教学资源 > 教案 > 政治教案 >

高中政治课教案15篇

康华分享 0

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教学评价和反馈。通过教案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提高教学的组织性、针对性和效果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政治课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政治课教案15篇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1

一、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2、教学难点:外汇、汇率;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3、本节地位:“神奇的货币”是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的起始课,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货币,现代社会“巧妇难过无”币”之生活”。货币既是生活所离不开的,也是经济学中重要的基本概念。这一节“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货币的起源,解剖了货币的本质,解释了货币的职能。

二、教学准备:多媒体技术

三、教学目标:(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货币的本质和基本职能,价格、纸币、常用的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的含义。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联系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看法,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4)运用初步掌握的信用工具的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信用工具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作用。

2、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从一个具体材料入手,简要概括在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货币出现的必然性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使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出对货币含义的理性认识。

(3)通过简要说明纸币的含义和作用,使学生懂得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并了解爱护和正确使用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提高鉴别假钞的能力。

(4)通过演绎信用卡、支票等几种信用工具的使用,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经济生活中学会正确使用信用工具的好处和便利,增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相关知识和能力的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四、学习内容分析

这一课以货币的产生和演变为主线,正文部分分析了货币的本质,归纳了货币的职能,并简介了信用工具和外汇。辅助文部分点击了商品的价值、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重要概念,链接了相关事例和资料。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分析现象、亲历现象中,揭示货币的神秘面纱;在演示信用卡、支票、汇票、外汇中,认识信用工具的用途。

五、学习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那么历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新课教学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

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

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2

古往今来,对“金钱”的认识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过于清高,视钱为“阿堵物”;二是认为钱很重要,又不重要,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三是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是什么?钱能做什么?金钱应该怎样获得?钱应该怎样利用?本单元的综合探究就围绕这些问题展开。

探究意图:

1、本单元的知识点是介绍货币、价格、消费。货币就是金钱,商品价格是用钱来表现的,消费不外乎是怎样花钱,所以金钱观与这三课的内容密不可分。探究正确对待金钱,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本单元的知识。

2、正确对待金钱,在高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交换日益频繁,金钱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此外,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一代高中生有更多的机会与金钱打交道。因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可以避免他们陷入拜金主义误区,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3、对金钱的看法,众说纷纭,因此探究这一问题容易形成争辩的气氛。通过让学生搜集相关的关于金钱观的观点,并对它们进行争鸣、分析,既培养了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并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活动策划: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有的负责收集外国名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古人有关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当代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各种典型事例。各小组各负其责,每个小组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以备课堂交流之用。

2、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在老师指导下,事先编制有关金钱观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发给周围人填写,将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道德义务含义,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关系。

2、能力目标:增强对公民在行使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这一道理的理解能力,提高对履行道德义务重要意义的认识能力,提高践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明确履行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的重要意义,明确忠实履行应尽的义务的要求;增强对国家、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

公民为什么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三、课前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填好教师事先发下来的调查表,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有关义务知识的认识状况;请学生总结自己升入中学以来履行过哪些道德义务,并写成书面材料,共班级展评;将自己了解的三类行为,即法律鼓励做的行为、法律要求做的行为、法律禁止做的行为,写成书面材料,为参加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四、教学方法

课前调查法;情感激励法;小品表演法;设疑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从活动“小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导入(帮助学生认识义务来自亲情、道德、法律等各个方面,法定义务是必须履行的义务。)

1、请学生仔细阅读图文资料。

2、经过思考,分x组分别讨论其中的一个方面,将相关内容分别填在表格中。

3、几个学生介绍自己填写的内容后,教师对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4、小明的上述活动,分别履行哪方面的义务?哪项是法定义务?哪一项义务是我们必须履行的?

小结:我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享有宪法规定的各项基本权利,还要对他人、对社会履行相应的义务。这些义务来自亲情、道德、纪律、法律等各个方面。其中,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我们不能只获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对于法定义务,我们必须履行。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4

一、设计思想

通过汽车价格变动这个生活例子来展开教学,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汽车价格涨跌的等经济现象,来发现、总结、归纳经济的常识。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将视频、文字、图片资料等信息有机整合,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做到教学直观性、科学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二、教材分析

教材第x课是接着第x课货币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编写的。用货币购买我们所需要的商品,毫无疑问会涉及到价格这一消费者最为关心的因素。经济生活中价格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由浅入深地介绍价格变化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影响。价格变化会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不同。同时价格变化还会影响相关商品的需求量。价格变化对消费者产生的这些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节的难点。价格变化还对商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本节知识也是新课标中新增内容,教师必须讲得透彻,而且也要讲得生动有趣。

三、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抽象思维能力正在发展。对生活中的现象也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了解,但可能缺少对现象的本质的、深刻的分析。他们正需要在学习中加深对一些现象的分析,培养和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含义;(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需求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问题,针对经济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并说明价格变动前后企业的供给量和消费者的需求量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能力目标: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在学习“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时,让学生初步了解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决定和调整产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开发新产品是根据什么来考虑的。通过探究、分析这些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现实经济生活的认识和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市场经济生活中,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商品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可以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市场活动的自主性、竞争性和独立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价格变动对生活、生产的影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这一内容。只有理解和懂得了这一影响,才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价格杠杆而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现象,深刻理解党和国家的现行经济制度政策,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因而是重点。

教学难点:需求弹性问题。由于不同的商品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不同,在加上其他因素,如心理预期等的影响,价格变动显得复杂,而且需求弹性问题是高等教育重点讨论的问题,理论性很强,学生现时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和生活阅历较浅,决定了理解这一问题有不小难度。因此是本框题的难点。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能力目标:运用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分析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自觉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1、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

2、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活动:导入新课。

和平与发展就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学生活动:在图片情境中,学生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认知程度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会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自主学习

本课涉及的2个概念:和平与发展的含义。学生独立查找相关内容,然后通过小组之间修正补充,完成相关概念的建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

2、精讲点拨

探究一:在当代,和平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为什么呢?

学生:学生各抒己见,并利用手头资料,讨论出课文主要内容: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某些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互相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

探究二:你是怎么看待当前的和平形势? (学生分组讨论)

1. 各小组进行交流,相互之间展开讨论,学习别人观点。

教师:当今的和平形势仍然很严峻,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探究三:在当代,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是因为发展有了现实的可能性。那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形势是怎样的呢?

二战后,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在人类历均为罕见。世界经济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日趋加强,各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明显加快。各国在追求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更注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更注重知识、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世界经济发展问题的严重性。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并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优化丛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框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6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而且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引导学生树立唯物辩证法的世界观,学会运用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具体要求教学重点

(l)联系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

(3)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教学难点

(1)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关系。

(2)原因和结果的互相转化特别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3)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选择最优方案,以求实现最优目标。

(4)规律的概念。

导入新课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被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也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世界本原问题的基本观点,即: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那么,这个物质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呢?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彼此孤立的,还是普遍联系的?是静止不动的,还是变化发展的?如果是变化发展的,那么这种变化发展是杂乱无章的,还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对于这些问题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我们这课书就是与同学们一起来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如何回答这些问题的。

第二课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板书)

请同学们先读一下这一课的课标题、节标题、框标题,先从总体上了解一下本课的基内容。(学生阅读后,教师用投影或小黑板出示本课的知识总体框架结构)

知识总体框架结构:(辅助板书)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第一节第一框的内容——普遍联系的观点。这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也是辩证法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弄明白这个观点,对于理解和掌握辩证法的其他观点,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第一节坚持联系的观点(板书)

一、事物是普通联系的(板书)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在高一地理课上学过的知识,然后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农业区禁止捕杀青蛙?林业区禁止捕杀狐狸?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出示自己制作的投影片或小黑板"庄稼--蝗虫--青蛙--蛇--鹰"之间的食物链,说明动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一事物的变化必然对另一事物发生影响,某种动植物的兴衰往往会使其他动植物呈现出相应的兴衰变化。

(教师归纳。)

以上的事例告诉我们,每个生态系统内部的各个部分是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每个因素都受周围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反过来影响其它因素。而自然界又是由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组成的,可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呈现着极其复杂的关系。所以,唯物辩证法讲的联系既包括事物内部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内部联系),也包括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外部联系)。

1.联系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问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板书)

(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43页至第44页第2自然段,以巩固和加深对联系含义的理解)提问:有没有一个事物同任何事物都毫无联系、而绝对孤立存在着?(可问学生能举出这样的事例吗?)我们找不到一个事物是与周围任何事物没有联系的事物,这恰恰证明,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2.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板书)

所谓联系的普遍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每一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二是指联系这种关系在万事方物中都是普遍存在、大量具有的,因而是普遍的。对事物联系的普遍性这个重点问题,课本上运用了大量的事例,详细地为我们分析了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首先了解并回答课本是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对联系的普遍性进行论证的?(阅读第44页第3自然段至第46页第l自然段。)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对事物联系普遍性的论证,课本是从三个方面、两个角度来进行的。三个方面,即:事物的内部、外部、整个世界,两个角度,即:正面论证和反面论证。

下面请第一组同学从正面论证第一个方面,即: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请第二组同学从反面论证第一个方面。(提示:引用实例,表明每一事物都是由内部各要素联结而成的有机整体。反面印证即:通过事例说明如果没有内部联系,事物就不能构成有机整体。)请第三、四组同学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第二个方面,即: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提示:描述某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具体联系,横向联系或纵向联系。如:第45页小栏目"想一想","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一诗句讲述的就是一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的联系。反面印证即:通过事例说朗一事物失去了与周围事物的联系,该事物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同样,请第五、六组同学也分正、反两个方面论证第三个方面,即: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提示:哲学讲的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三个方面。反面印证即;通过事例说明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同学讨论,教师提出要求:必须引用实例进行分析论证,引用一些古诗、成语、歌谣、谚语进行分析也可以。)

(教师最后归纳。)

通过同学们的分析,使我们从多方面、多角度对联系的普遍性有了清楚的认识,即: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板书)

第二,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板书)

第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板书)

(以上作法,是为了提高学生对理论的.信服程度和理解深度。)

总之,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那么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不是人们随心所欲强加给事物的呢?人想有怎样的联系就会有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不是的。因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3.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板书)

请同学们看书第46页"议一议":有人把"8"视为"吉利"的数字,而把"4"视为"不祥"的数字。你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这是一种用主观幻想的联系代替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做法,利用8和4的谐音与"发"和"死"联系起来,主观确定8是"吉祥"4是"恶兆"。发财与"8"这个数字之间本来没有必然联系,是人们主观臆造了这种联系,所以,尽管人们到处使用这个数字,也不能保证人们一定发财。中央电视台播放的"9.18"大案侦破纪实说,1992年9月18日,一个盗窃团伙盗窃了开封市博物馆69件国家珍贵文物,当这些案犯被捕后,审讯人员询问他们为什么选择9月18日这天作案?他们回答说:因为"9.18"的谐音是"就要发",他们是想借这个吉祥的日子发财。可悲的是他们不仅没能发,反而被正法。恰恰是1993年的9月18日他们被依法处决。

请同学们再想一想,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联系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人们主观臆造出来的虚假“联系”?(学生举例议论,教师进一步引入。)现实生活中,不仅存在着这种主观臆造联系的现象,更严重的是存在着大量无视客观联系、甚至破坏客观联系的现象。如:有人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而不借破环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掠夺式地开采资源。(可请学生举例,教师也可介绍一些典型事例:淮河污染、黄河断流、国土荒漠化等,还可放中央电视台2台播放的"千秋万代话资源"节目。):

上述这些事例都是人为地破坏自然资源和人类的生存环境,结果必然又危及人类。这就是无视事物的普遍联系所造成的恶果。武汉市三大湖泊之一的墨水湖,80年代以前,这里湖水清澈见底,鱼类丰富,环境优美。其后,随着工业及生活废水的大量排入,湖区污染日趋严重,湖水臭气熏人。甲鱼、鲫鱼、蚌类等水生动物早因无法生存而绝迹。1997年5月6日这一天,5o多万公斤死鱼茫茫一片地漂浮在污染严重、呈墨绿色的湖水中。死鱼的第二天,武汉环保部门调查的初步结论是:湖水长期受到污染,以及此间天气气温高,是导致死鱼的主要原因。据环保监测人员介绍,在1997年4月22日和5月78两次对墨水湖监测数据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水中溶解氧从每升796毫克下降至每升3.65毫克;湖水透明度从42厘米降至32厘米,已极不利于鱼类的生存。环境的破坏已殃及鱼类,给人类以警告。(又如:淮河污染最严重的蚌埠市,居民居然只能靠买矿泉水煮饭了。)

这许许多多触目惊心的事例告诉我们,由于人们忽视了客观存在的联系,而遭到自然界的惩罚,所以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自觉的保护环境。我们必须牢记,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无法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的联系。(教师一边归纳一边让学生看书第46页这一段。)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凭空“创造”一种联系强加给客观的事物,也不能任意“消灭”事物之间所固有的联系。这是否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是无法改变的?不是。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又一个问题:

4.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板书)

例如:书上例举的京九铁路、计算机网络的事例。

又如:“天文学家提出第四环境概念,并据此将使太阳活动预报日常化。在天文学家看来,海洋、陆地和大气层是与地球生命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三大环境因素.而地球高层大气(10O一200公里之外)的太阳系空间,可称之为人类活动的第四环境。其中,对人类生活有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太阳活动。第四环境首先对现代高科技产生影响。比如太阳活动产生的各种辐射和粒子会损伤宇宙飞船和人造卫星的各种电子器件,降低其使用寿命,甚至使整个系统瘫痪。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7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推广普及,电子教案已经走入了课堂,成为许多教师教学的必备工具。在各科教学中,大力倡导使用电子教案的同时,我们应该深思一下电子教案在教学中的优缺点,做到扬弃,既发扬电子教案的优点,克服它存在的缺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的长足进步。

【关键词】电子教案、利与弊、政治课教学、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现代教学媒体的进一步使用和普及,传统的用笔和纸书写教案的方式将会被逐步淘汰,取而代之是利用网络资源和功能,在计算机上进行教学设计,即使用电子教案。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传统意义上的教案,即平时我们所称的“课时教学计划”,是指教师备课的书面成果,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是教师在钻研教学目标、教材、教学参考书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经过充分的准备和精心设计出来的成果。而电子教案与传统上的教案有很大的不同,最主要的区别是这个教案不仅是教师自己上课要看,更主要是很多内容要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也能看。这样这个教案中就包括了教师上课的全部板书、板画、相关图片和一些用语言所难以表达的动感情景等。用这种形式的教案上课可以完全不用黑板。权威人士认为,广义上的电子教案泛指一切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包括文字处理软件在内的,在计算机上制作出来的多媒体教案;而狭义上的电子教案是指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在计算机上编写的图文并茂、有声音、有动感情景的多媒体教案。总之电子教案实际上就是多媒体教案。

思想政治课上所运用的电子教案,往往是文本形式的教学方案设计,比较简单,并不是非常复杂。本学年我采用了电子备课,并把所备的20余篇电子教案上传到中学思想政治教学网(www.zz6789.com),如今该20余篇电子教案都以成为了热点文章。实际教学中,电子教案使我从繁重的书写教案的束缚下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去钻研教学业务,研究实际教学,取得了另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经过一年多的切身体验,我觉得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既有它的利处,又有它的弊处,现就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优点

(一)便于及时修改,备课一劳永逸

因为教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预案,一般在授课结束后,都会发现原教案设计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样在授课结束后,我们可以马上修改原来不合适的内容,或删减、增添内容,与传统的书面教案相比没有修改痕迹,不受纸张多少限制。而且,形成了不必重写,常改常新的“永久”教案。政治学科教案以文字为主,修改起来极为方便。例如:20__年我在上经济常识课时,我给学生们举了20__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例子,给他们讲了一些中国富豪的故事,激发他们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而到了20__年我在上经济常识课时,举20__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例子就已经过时了,应该给他们举20__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中富豪的例子,如果用传统的书面教案,我在书写一遍非常麻烦,采用了电子教案,我会很容易的从网上查到相关内容,复制到电子教案中,形成常改常新的“永久”教案。

(二)大大提高了备课效率以及教案的规范性

由于政治课的时政性较强,所以教案中的例子选用或漫画图片等要根据需要经常变动,这样我们便可以借助电子教案的优势,从因特网上找到目标后,迅速复制到电子教案中,同时政治课涉及到的资料也比较多,这些资料往往内容多,写在书面教案中,既费时又费力,用电子教案就可以很容易的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使得备课效率大大提高。如果需要,用打印机打印出后清晰、规范。

(三)有利于提高教师备课的认真度和教案共享

电子教案往往要发布在校园网的教案库中,或者是上传到相关学科的网站上,所以教案的共视性促使教师认真备课,严谨成案,有利于提高备课效果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电子教案的更为有用之处一方面在于有利于年轻教师学习参考,使年轻教师尽快在业务上成熟;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了解教师授课思路,提高听课和学习效果。

(四)有利于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文本处理能力与使用因特网的能力

传统的一本书、一只笔和三寸讲台的教学模式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着多媒体教室的应运而生,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发展,迫使我们从教者积极掌握现代化办公手段与技术以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电子教案的制作恰恰能够促使我们熟练掌握计算机文本处理能力和因特网使用技术。使得教师不会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二、电子教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缺点

(一)助长了一些教师的懒惰行为,不利于课堂教学

我们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往往会从网上下载电子教案,而不经任何思考和改动就去给学生上课,他们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常说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备课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备学生,备学生的实际接受情况。这种行为既不利于教师的自身成长,也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损害了学生的实际利益。

(二)只注重形式和外表,而忽略教案对教学过程的.灵魂性指导意义.

电子教案所表达的是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工作的重要辅助性材料,教案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指导性是电子教案表达的重点,而我们有些教师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电子教案的制作形式和内容上。他们往往把电子教案做的非常精美,几乎每个电子教案都有图片和音乐等内容,一堂课下来让学生目不暇接,使得学生非常疲惫。而教师的任务是传授知识,不论用什么形式只要学生接受、理解了所传授的知识,教学目的也就达到了,而我们有些制作电子教案的教师恰恰忽视了这一点,有点画蛇添足的意味。

(三)无法解决教学中的突发性问题

教学是针对活生生的学生个体,教学过程中难免要发生突发性问题,这种突发性问题电子教案是无法预见的,即使后来我们把这一突发性问题补充到教案中,但是当电子教案运用到另一个班级时,这种突发性问题恰恰没有发生,我们该怎么办?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电子教案的优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是主流,而缺点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支流。电子教案是新事物,具有前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我们要不遗余力的促进电子教案的发展,使它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8

课题第一课 笑迎新生活(创建新集体)

教学

目标通过学习,能了解个人离不开集体,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知道集体团结的重要性,自觉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正确处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感受集体的荣誉感和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培养对新集体的归属感,共同担负起建设新集体的责任.

教材

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发挥所长,共同建设我们的新班级。

难点: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乐意为建设优秀班集体做出自己的努力。

板书

设计创建新集体共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各尽所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

时序

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以及学习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镜头一: 动物世界里的一个场面:荒野茫茫,一群野牛在河边饮水。

此时,狮子在河岸边的蒿草中潜伏着,偷窥着。

突然,几只狮子奔腾而出,数十头野牛一哄而散。

有一只狮子的利爪抓住一头十分健壮的野牛的屁股。

这是狮子对付野牛的惯技:一只狮子咬住牛的屁股,另一只狮子迅速冲到牛的前面,前后夹击,趁机下手,这时候的野牛处于腹背受敌的两难境地。

终于,前面的狮子瞅准了一个机会,避开锋利的牛角,一口咬住了牛嘴。

牛嘴及牛的鼻子是野牛的生命之穴。

僵持一会儿,直到野牛的体力不支,轰然倒地。

狮子顺势扭断战利品的脖子,密封它的气管,使其断气。

一头野牛与数只狮子搏斗的时候,那数十头野牛在做什么呢?他们就在不远处隔岸观火。

镜头二: 有一位去南美洲森林的旅行者亲眼目睹了一个壮烈的场面:一群蚂蚁被野火包围了,火圈在迅速地缩小,黑压压的蚁群瞬间将葬身火海。

这时,蚂蚁群很快地聚集到一起,抱成一个巨大的蚂蚁团,蚂蚁团顺着地势向小河的方向滚去。

熊熊的烈火烧焦了蚂蚁团外围的'蚂蚁,蚂蚁身体不断发出爆裂的声音。

但烧焦的蚂蚁一点也没有松动,蚂蚁团迅速地滚过了火区,进入了小河,蚂蚁群得救了。

思考:野牛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抵御狮子的进攻?蚂蚁群凭借什么力量逃离火海?这两个镜头带给人类怎样的思考?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正确认识自我,个人离不开集体,班集体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要找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并能认识到自己是班级不可或缺的一名成员,正确处理“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发挥所长,各尽其能,奉献社会。)

二、师生互动,展开话题 第一步:“夸夸我的班集体”。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的班级,让学生展示自己在小学生活中的照片、日记,以及在小学班级中获得的荣誉等,引发学生思考讨论良好的集体对每一个人的积极作用,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优秀班集体与个人成长的关系。

第二步:展望新班级。

出示关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调查内容,让全班分组讨论: 1、你心中的优秀班集体是什么样的? 同学关系: 班干部队伍: 师生关系: 班级氛围: 学习风气: 班规: 其他: 2、怎样才能创建一个优秀班集体? 3、请你根据以上几个方面在建立优秀班集体中的重要性进行排序: ( )同学关系 ( )师生关系 ( )学习风气 ( )班级氛围 ( )个人的奉献 ( )班干部队伍 ( )建立班规 各组分别汇报调查结果,并对此进行分析。

最后大家描述出心中的理想的班集体形象,概括出本班同学的共同期望,作为大家的奋斗目标。

第三步:“我是班级的小主人”。

学生尽情地展示各自特长优势,然后根据学生的各自特长优势,让学生自由选择,对班级各项工作进行分工,如负责管理班级的门窗、课桌椅、电视等,让每一位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的主人,能为班集体建设添砖加瓦。

三、探究话题,价值引导: 用三个词描绘你最喜欢的班级,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我希望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________。

因此,我们都愿望生活在一个________集体中。

点拨 我希望生活在目标明确、纪律严明、是非分明、团结和谐的班集体中,因为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能明确方向、明辨是非、分清美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因此,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这样的集体中。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9

一、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价值规律基本内容;价值规律的作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学会应用经济学基础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正确的解题方法,进行解题规范性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典型例题解析

三、研究目的:

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型:复习课

五、教具:投影仪、投影胶片

六、教学过程:

1。 旧知回顾:

由学生回顾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效益,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等知识。

(让学生储备必要的知识,为解决问题作准备。也让学生在回顾中,体会出知识的内在联系,以便重构知识网络,形成知识整体。)

2。 典型例题分析:

例:某地农民柑橘生产获得大丰收,但当场农民收并未因此而提高,农民为此很苦恼,因而影响了生产积极性。请为农民想办法。(投影)

让学生围绕此问题展开讨论,讨论的重点是该从何处思考,即答题的思路。

学生答 (略)

在此基础上,教师给出提示作为铺垫,目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解题方法。

[提示] (投影,逐步展示)

(1)为什么增产不增收?

① 在柑橘有销路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 A。 投入多,成本高,效益差。 B。 产品价格低,产品供过于求或质量较差。

② 在柑橘销路有困难的前提下,造成不增收的原因。

(分析)A。 质量差、品种单一

B。 价格高,难以刺激消费

C 供过于求,产品难以销售,

D 市场信息闭塞,销售不畅。

在这样分析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第二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2)建议。——可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①更新观念,增强市场经济意识,变粗放型为集约型经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之路。

②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改善品种质量,降低产品成本。

③ 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以便于销售和提高经济效益。

④多渠道了解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信息,理顺流通渠道,进行多种经营以及高调整产业结构。

到此为止,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均可以回答。但在实际上课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下列答案,有的超出了我的意料,也超出了听课老师的意料,的确是思维的发散。——课后评估。

学生补充:政府加强宏观调控、扶持农业、提供信息、集团经营、绿色农业、网上销售等。

3。 时政热点分析

20__年国企改革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把国企改革继续引向深入的重点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其次,加快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三是继续推动劣势企业退出市场;第四,加强和改善企业管理。

(如“PT”水仙退市、ST郑百文事件、银广厦事件。)

“PT水仙”的'退市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出机制已经开始建立,这将用于中国证券市场整体质量的提高,用于证券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

“PT水仙”这一“去”,实当有功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有了死亡的危机才懂得去珍惜生存的机会,股市才有实现自身的筹资、转换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等功能。

由学生结合这一段材料,分析此材料所体现的经济学理论,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再结合银广厦事件和郑百文事件综合分析,进一步认识我国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四、归纳总结——方法指导上升为理论。

热点问题 切入点 回归

理论材料 区域典型案例 教材

情境创设 题干 设问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10

一、导入新课:

“想一想,猜一猜”:阿敏的这两封信分别是哪个国家的朋友写的?

Dear 敏:

……我们国家的人会吃,也讲究吃,其中最名贵的菜是鹅肝;我国有一特色产品——香水,更是举世闻名,成为高级香水的代名词 ……

敏:

……人们见面多以鞠躬为礼,弯腰越低表示越有礼貌;在我国对坐姿很有讲究。在公司里,人们都坐椅子,但在家里,就保持着坐“榻榻米”的传统习惯。

(答案:法国、日本)

这里体现了不同国家文化的差异。世界因文化的差异而丰富多彩。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吧!

二、讲授新课:

(出示主题)4.3胸怀世界

1、“我感我悟”:放映05年“亚洲艺术节”的视频录像

要求:观看录像,感受亚洲艺术魅力,思考下列问题:

⑴你知道有哪些国家参加了这次亚洲艺术节吗?

⑵为什么它们都能够共同展现在中国南方名城佛山的大舞台上呢?

⑶你从中领悟到什么?

小结:世界文明,千姿百态

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尽管特色各异,彼此又是息息相通。在不同的文化中,必然存在着相同的合理内核——真诚、善良、友爱、和平等人类的共同价值。

每个国家、民族都为世界文明的宝库贡献了自己独特的财富。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不同的文化?

小结:

态度:⑴平等交流、相互包容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⑵学习其他文化的长处,丰富自己。

⑶以理解和尊重的态度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交往。

2、“我形我秀”小组合作探究:

要求: 小组交流搜集的.外国文化。

(可选择节日、饮食、服饰、标志性建筑、文化代表人物等任一方面)

⑴派代表展示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外国文化的一个或两个方面。

⑵说出外国文化中有哪些长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3、“我的眼睛看世界”:阅读材料,思考问题,擦亮我们的眼睛!

材料:近年来,世界各地的矛盾、冲突、恐怖主义事件接连不断,尤其是近期的伊拉克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大量无辜平民伤亡。

思考: ⑴世界存在矛盾冲突的根源是什么?

⑵你认为应如何消除和化解这些矛盾、冲突?

(1)根源:

①国家利益的争夺

②民族文化的差异

③不同信仰和意识形态的隔阂

(2)化解:以和平手段(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协商、加强合作)消除和化解争端。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挑战,共享发展机遇,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困扰。

小结:维护和平,共享发展

放映08年奥运开幕式上的和平鸽、“笑脸”、主题曲《我和你》的演唱等与和平主题有关的图片。

教师寄语:

树立全球意识,建设和谐世界!

4、“收获园”:谈本课的收获。

在这节课中,我学到了……

5、“知识迁移,活学活用”(布置作业)

要求:小组讨论,并写出具体的做法。

作为21世纪的中国少年能为解决矛盾冲突做些什么?

三、巩固知识,做课堂练习。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读世界政区图和世界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示意图,使学生能够在世界政区图上查阅出世界的主要国家,明确世界上的面积大国和人口大国,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明确区域划分的十三个分区的名称和分布。

2.通过阅读“世界地理区域的划分”、“美国和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明确国界线的划分依据和领土的含义,识别国家之间的国境线,并学习运用图表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别方位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国际常识,懂得正确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原则,明确一个国家的主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树立世界各国平等相处,求得共同进步与发展的观念。

4. 通过对世界组织的介绍和阅读各国的有关数据,培养学生树立全球意识,激发学生的的竞争意识、进取心和爱国热情。

【导入】地球表面按水陆分布,可分为七大洲、四大洋;按热量、水分和植被的变化规律,又可分为不同的自然带。这些差异都是根据自然规律划分的。但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是居住在不同的国家的。世界上大约有190多个国家,你能举出你熟悉的国家和他们所在的大洲吗?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

【分组讨论】世界各国之间有什么不同?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结果,并进一步讲解。

【板书】一、世界的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

【提问】这是世界上面积位于前列的国家,你能按面积大小排列这几个国家吗?以上几个国家各属于哪个洲?你知道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吗?(利用世界政区挂图讲述,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国家是梵蒂冈,面积仅有0.44平方千米,不足北京故宫面积的2/3;而位于地中海沿岸的摩纳哥面积只有1.89平方千米,仅相当于北京颐和园的一半。我们往往将这种面积非常小的国家称之为袖珍国家)

【板书】面积大小不同

【承转】各国人口也有很大的差异,你知道世界上的人口大国是哪几个国家吗?

【展示】“世界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读出各国的人口数,对照世界政区图看着这些国家分布在哪些洲?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哪个洲这些国家最多。(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60%分布在亚洲,这其中包括人口居世界第一、二位的中国和印度。世界上有一些国家的人口非常少,如面积居世界第二的加拿大,人口仅有2914万人,仅相当于我国人口的1/40,而前面所提到的袖珍小国梵蒂冈和摩纳哥,人口分别仅有1380人和不足3万人)。

【板书】人口多少不同

【承转】同是人口大国的中国和美国,它们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如何呢?世界各国按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展示】世界政区图。就你所知,哪些国家是发达国家,哪些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呢?

指导学生阅读读一读中的资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归纳】 全球发达国家仅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占绝大多数,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极大的差距。从地域分布上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

【展示】“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图。

美国与加拿大,阿根廷与智利之间分别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边界有一段以纬线为界,而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的东部与加拿大的边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阿根廷与智利则以安第斯山为界。)

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忐。看“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讲述】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之间都有明确的国界线,我们称之为已定国界,但也有少数国家之间有些地段的国界线没有划定,这叫未定国界。由于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因此,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国家的纠纷,甚至引发战争。我国政府一贯主张用和平谈判的方法,协商解决边界争端,反对用武力和强权单方改变国界。

【承转】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差异显著,为了缩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促进全球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即“南北对话”;而且也需要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互助合作,即“南南合作”。

指导学生阅读读一读中的资料:“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板书】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日本

发展中国家

较低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全球发达国家仅有20多个,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以及亚洲的日本。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占绝大多数,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从地域分布上看,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国际上也把这种差异说成是“南北之差”。 【展示】南北之差: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差异

南北对话: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经济政治等方面共同问题的商谈

南南合作: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提问】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主要集中分布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讲解】二战前,广大的亚、非、拉地区是英、法、美、日等国的殖民地,长期的殖民统治,使这些地区经济无法发展。二战后,由于殖民地人民的不懈斗争,纷纷宣布独立发展本国经济。

【小结】国家间不论大小、贫富应该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共同发展,在此原则上我国提出“五项基本原则”,并以此作为外交准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基本)、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助。

【讲解】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即领土:包括陆地、领海、领水和领空。本国的领土与邻国领土之间的界线即国界线。国界都是国家间经过谈判商定后,人为划分的,通常以山川、河湖或经纬线为界。

【展示】“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国界线”、“阿根廷和智利之间的国界线”图。

阿根廷与智利之间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阿根廷与智利则以安第斯山为界)

美国与加拿大之间是以什么划定国界的'?(美、加两国东段边界以湖泊中心为界,西部边界有一段以纬线为界,而美国的海外州阿拉斯加的东部与加拿大的边界有一段以经线为界。)

【讲述】还有一些国界线是根据历史、社会政治等原因来划定的,如我国与俄罗斯东段的边界是根据中俄双方签定的《尼布楚条约》确立下来的。一般来说,两国的陆上边界线往往设立界碑、界墙、栅栏、哨所等作为边界的标志。

【展示】“中国与巴基斯坦国界线上的界碑”图

【讲述】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之间都有明确的国界线,我们称之为已定国界,但也有少数国家之间有些地段的国界线没有划定,这叫未定国界。由于国界线是确定一个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因此,边界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处理不当极易引起国家的纠纷,甚至引发战争。

【展示】未定国界

【提问】你能在图上找到未定国界吗?看一看未定国界与国界线在地图图例画法上的区别。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国际组织图文资料展

目的:了解世界上各国际组织的作用等内容,增加课外知识,开阔视野。

方式:

1、在本节内容学习完毕后,请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搜集各国际组织的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用时一周。

2、将资料汇总,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资料的筛选。

3、各小组将选出的资料设计成墙报,展示出来。教师和学生一起评分,选出最优秀的墙报,用时一周。

4、各班级的最优墙报展示在学校的报栏中。所有获奖的同学均有小小的物质奖励。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12

全章概述

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需要金融市场给予提供有力的支持。我国的金融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多种筹资方式,如:常见的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等等。同时,这也为企业和个人投资提供了多种方式和渠道。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科学、合理的投资选择,就需要对这些投资形式的特点有所了解,本课就向大家介绍储蓄存款、银行信贷、股票、债券、保险等方面的金融知识。

本课分为2个框题

一、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二、股票、债券和保险

新课标基本要求

解析银行存款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新课程学习

6.1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1) 储蓄存款的含义

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存单作可以支取存款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活动。

教师点拨:储蓄活动中,储蓄机构必须按规定为储蓄者开具存折或存单作为凭证,到期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否则是不合法行为。

教师活动:我国有哪些机构可以办理储蓄存款业务哪?

(2)我国的储蓄机构

主要有:各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等。

教师活动:请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区周围,你知道有那几家储蓄机构?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3)存款利息

教师活动:人们储蓄存款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为了子女上学作准备,有的为了购房,有的为了攒钱购买大件商品,有的为了养老等等。同时也是为了获得一部分收入――利息。

利息是人们储蓄存款获得的一部分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同学们想一想,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系?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总结:利息的多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利息率。

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请大家看教材50页例题,计算一下该储户到期的利息是多少。

学生活动:认真计算,得出结论。20000元×2.52%×3=1512元。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注意,利息率又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之分,它们的表示方法是不同的,计算利息时要分清是什么利率。大家看教材50页“名词点击”,找到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活动:认真阅读,得出结论

(4)存款储蓄的类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存款的类型、特点、存期。

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活期储蓄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1元起存,每年6月30日为结息日。活期储蓄具有流动性强、灵活方便的特点,但受益较低。

定期储蓄事先约定期限,不到期一般不能提前提取。我国目前最常用的是整存整取,除此之外还有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形式。存款期限主要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存期越长,利息率越高。定期储蓄流定性差,但受益高于活期储蓄。

由于银行的信用比较高,因此,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

2、我国的商业银行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51页彩图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第一、 存款业务

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还本付息的业务。这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没有它银行就不能生存和开展其他业务。

(三)课堂总结、点评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有关知识,知道了储蓄存款活动程序、主要机构、特点和利息的计算等常识,了解了各种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及其作用。这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办理金融储蓄业务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四)实例探究

[例1] 下列属于我国的储蓄机构的是( )

(1)中国人民银行 (2)中国工商银行 (3)中国农业银行 (4)农村信用合作社 (5)交通银行 (6)上海浦东发展银行

A.(1)(2)(3)(4) B.(1)(2)(3)(4)(5)

C.(1)(2)(3)(5)(6) D.(2)(3)(4)(5)(6)

答案:D

[例2] 李大爷20__.5.1存入银行10000元,定期三年,月息2.1‰,到期后,李大爷存款的利息总额是 ( )

A.21元 B.210元 C.25.2 元 D.252元

答案:D

[例3] 我国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 )

A.发放贷款 B.办理结算 C.吸收存款 D.代理外汇买卖

答案:C

[例4] 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和利润主要是( )

A、向借贷人提供货币资金 B、为企业办理结算业务

C、接收企业和居民存款 D、提供债券买卖及兑现服务

答案 A

课余作业

组织学生到附近银行、企业、居民中,咨询银行信贷活动的程序及原则要求,并亲自到商业银行办理一次存款和取款活动。

教学体会

本节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内容,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融业务活动实例,让学生去深刻理解这些知识,并能够从自己的实践中理解、把握银行活动的实质。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1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供求影响价格,同时价格也影响供求。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内容及表现形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价值规律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多变的原因,以及运用价值规律分析各种经济现象。

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平等观念。

教学重点:

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教学难点;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学方法:

讲授法、情境法、讨论法、比较法。

教学设备:

采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活动设计:

1、课堂活动:阅读——讨论——比较——练习。

2、课外活动:让学生自己参与经济活动,感受供求与价格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以及商品交换过程中如何实现等价交换。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神奇的货币,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上一节课内容。提问(学生答略)。这一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好了,首先让我们一起来看几个材料,然后思考几个问题。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生产厂商,一时难以满足人们对彩电的需求,一台29英寸的彩电售价超过7000元,90年代后期,随着彩电生产规模的扩大,价格一降再降。29英寸彩电价格如今已跌破20__元。

问:为什么80年代彩电价格彩电价格昂贵,而90年代后期彩电价格狂跌了?

材料二:中秋节前几天,很多消费者买月饼送礼,而此时月饼供应量相对不足,导致供不应求,从而导致月饼价格上涨。中秋节后,月饼价格回落。

问:为什么中秋节前月饼价格上涨,而中秋节后月饼价格回落了?

材料三:南通市大润发超市经常搞促销活动,营业员不停地叫,大减价,大甩卖,今天是最后一天抓紧时间。此时很多消费者就去购买了。

问;为什么大润发搞商品促销活动,买的人就多了?

好,看完以上三个材料,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学习的内容。

影响价格的因素

首先请同学们看书中13页的四个镜头。回答:什么因素影响了商品的价格?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镜头一:有时间,气候的因素;镜头二:季节(时间)镜头三:地域;镜头四:生产。

教师提问:请学生列举一些对价格产生影响的例子。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例子都很正确,像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那么这些影响价格的因素,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了?

现在让学生思考材料一、二、三,回答开头提出的三个问题

学生答(略)

教师总结:同学们回答很好。80年代国内生产厂家难以满足人们对彩电需求,形成供不应求,导致彩电价格上涨,90年代后期随着彩电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供过于求,导致彩电价格下跌。中秋节前,买月饼人增多,形成供不应求,导致月饼价格上涨,节日后,买的人少了,形成供过于求,导致月饼价格下跌。大润发搞促销,买的人就多了。

总结: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供大于求时,价格会下跌。

当商品供小于求时,价格回上涨。

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价格降低时,会导致需求相应增多。

当商品价格上涨时,会导致需求相应减少。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14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法律保护意识。

2.增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气和信心。

能力目标:

1.逐步提高依法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2.学会与他人合作,机智勇敢地面对不法行为。

知识目标

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2。怎样于侵权行为作斗争。

教学难点:了解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教学重点:善于斗争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案例收集、分析、展示教学法。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自学指导:

阅读教材p108-114填空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是________。

2____________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的常用的有效手段。

3.__________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________。

4.诉讼也称_______,通常分为三种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6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在与其斗争时,既要______,又要_______。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__________,而要_________,尽量减少_____________,力求在保护______的前提下,巧妙地将不法分子抓获。

7与违法分子斗争的好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了解歹徒去向,及时____________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合作探究

导入多媒体展示图片:“当个人权益受到侵犯时的.不同选择”(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要善于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框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活动1:仔细阅读P108的案例:13岁的女孩小芳要求上学遭到继父的拒绝。小组讨论:请你为小芳想想办法,怎样才能继续上学?(学生发言,教师总结。)

小芳可通过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各方面反应问题,寻求帮助。这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即非诉讼手段。

活动2:让一位学生讲述小苗的故事(教材p110),思考:对此谁应该负责任?”、“请你帮小苗想想办法,她怎样才能讨回公道?(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小结.)

打官司这一维权方式,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

说一说:什么是诉讼?诉讼有几种类型?它们个自的含义是什么?

出示三则案例:

案例一:陆先生在为自己创办的公司取名时,以“资本家”三字为公司冠名,他的申请被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驳回。陆先生一纸诉状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告上法庭。

案例二:被告人单某,自1993年6月起至1994年9月,连续盗用了20多个企业、事业单位停放在路旁的大小卡车28辆作为犯罪工具,到14个菜场和食品厂等单位盗窃20余次,共窃得猪肉、海鲜、蔬菜等副食品及食油、工业用铜、自行车等财物,价值人民币6000

案例三:某校一名高中生,骑自行车去看电影。到了电影院门口,他把自行车锁好放在电影院门前的存车处,并向看车的阿姨交了两角钱的存车费,看完电影去取车,发现车没有了。他问看车的阿姨,阿姨说不知道。当即要求赔车,可是看车的阿姨却说,她不承担赔车的责任。于是他将看车人告上法庭。

辨一辨上述三则案例个属于哪种类型诉讼?

活动3:小小辩论赛以“打官司是光彩的/打官司是不光彩的”为主题进行辩论。(全班分成正反两大组,辩论,教师进行点评。)

出示案例:爸爸妈妈都到外地出差,留下正在读初中二年级的你独自在家。有一天放学回家,你正准备掏钥匙开门,却猛然发现门锁被撬,再仔细看,发现门是虚掩的,你探头朝屋内一望,发现屋里面有一个陌生人正在翻找…….想想看,这是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后自有发言,教师小结)

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狡猾的,青少年与其做斗争时,要讲究智斗,力求在免受伤亡的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具体说一说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好方法有哪些?

活动4:与法同行

学生阅读课本114页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思考并交流:①“上游戏厅很正常,有时候需要舒缓放松一下。”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 ②“只要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自己也不去侵犯别人的利益,他人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③小芳同学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

课堂小结: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1.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什么是诉讼?诉讼包括哪几种类型?3青少年应该怎样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方法有哪些?

当堂训练:《善用法律保护自己》一、单项选择

1.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会受到伤害。___是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

A.法律

B.到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C.诉讼

D.到律师事务所投诉

2.张某6年前借王某8000元钱,可到现在迟迟不还,还想“赖账”。王某迫于无耐将张某告上法庭,。这属于___案件( )

①公诉 ②自诉 ③民事诉讼 ④行政诉讼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3.中学生刘洋在放学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看见两个扒手在偷乘客的钱包。刘洋没有直接喊抓小偷,而是装作肚子疼请求司机将她送往就近医院(附近有派出所),然后悄悄告诉司机实际情况。司机以送刘洋去医院为由,直接将车开到了派出所。这表明刘洋

①胆小怕事,不敢见义勇为 ②机智勇敢,善于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 ③缺乏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④法律意识强,具有较强的责任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

4.20__年3月24日,到西安打工的四川人彭文军,因为夜里到几个浙江人的香菇棚偷香菇,被发现后遭到这几个浙江人的殴打。后来,彭文军接连被这几个浙江人敲诈。无奈,彭文军到派出所报案,最终这几个原来是受害者的浙江人被逮捕。这告诉我们( )

①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要勇敢地报案 ②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不能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报复 ③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应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④公民受到非法侵害后可以用任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二、简要回答

5.因为一句玩笑,七年级学生刘某将赵某的眼睛打伤,并花掉医药费等1358元。赵某的父母打算通过法律手段为孩子讨回公道。他们可以怎样做呢?

6.社会青年张某在学校附近拦住一位同学,强行向该同学索要50元“保护费”。正巧你在此路过遇见此事,你会怎么做呢?

阅读理解

三、材料分析

7.中学生魏某在上学的路上被一辆汽车撞倒,造成右腿骨折、自行车被撞烂。魏某父母闻讯后赶到现场,将儿子送往医院。肇事司机贾某要求将此事与魏某父母私了,答应承担治疗等一切费用,并替魏某交了住院押金5000元。见此情景,魏某父母也同意了私了。两个月后,魏某出院,共花去各种费用37258元。当魏某父母要求贾某兑现诺言时,贾某见数额太大,只同意承担一半的费用。结果,双方争执不休。魏某及其父母盛怒之下将贾某打伤,贾某一纸诉状将魏某及其父母推上了被告席。

(1)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贾某状告魏某及其家人的诉讼类型是哪一种?

(3)魏某为什么维权不成反成被告?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启示?

高中政治课教案精选篇15

一、学习目标

1、记住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权利保障体制。

2、说出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

3、分清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二、学习重点

国家的性质;法律确认、保障公民的权利。

三、学习难点

人民和公民的区别。

四、自学指导

1、阅读课本第1页到第7页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的地位如何?人民的范围有哪些?

2) 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3)公民的权利是什么?

4)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有哪些?

2、画出本节的重点内容

3、标示出本节你不理解的疑难问题

4、阅读后完成以下自主预习

五、自主预习

完成金榜学案 基础梳理部分。

六、合作探究

完成金榜学案 合作探究部分。

七、课堂检测

1、“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里的人民包括 ( )

①工农联盟

②知识分子

③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④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A、①②③④

B、①

C、①③④

D、①②③

2、、在我国,公民和人民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二者的区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②公民涵盖的范围比人民小

③公民涵盖的范围比人民大,它包括人民也包括敌人

④它们的范围完全相同,都属于法律概念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0__年11月8日,著名演员巩俐在新加坡的德义民众俱乐部宣誓成为新加坡公民,并领取了身份证、居民证书,这一决定引来无数网友的争议。巩俐加入新加坡国籍说明 ( )

①她已不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②她已成为新加坡公民

③她已不再享有我国公民的全部权利

④今后她将不能在国内从事演艺事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③④

4、文文的爸爸因她是一个女孩便不让她上学,后经老师、政府人员多次上门劝说,指出其行为违法,要受法律制裁后,其父才同意她上学,这说明权利需要保障,否则就会落空。其中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措施是 ( )

A、物质保障

B、法律保障

C、道德保障

D、精神保障

5、曾引发舆情强烈震荡的“哈尔滨警察打死大学生案”于20__年6月12日上午在哈尔滨市中级法院一审宣判。参与斗殴、将哈市青年林松岭殴打致死的警察齐新、刘力男因故意伤害分别被判处无期徒刑和有期的徒刑12年,二人还被判处共同赔偿被害人林松岭家属经济损失人民币334534元。其余三名在场民警无罪释放。参与斗殴的林松岭的同学杨森,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的徒刑三年,并被判赔偿受害民警李鑫宇、王金刚的经济损失人民币37245.11元。这说明公民的权利具有 ( )

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宪法保障

D、国家保障

6、上述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法律是保护公民权利的利剑

②职位高的人不受法律保护

③要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④法律是制裁违法犯罪行为的工具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③④

7、※张某家境贫寒,自幼丧母。去年他从贫苦的老家到广东打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本想拿到工资回家孝敬年迈的奶奶,但个体老板硬拖着不给工资。张某一气之下,在老板的屋里拉上了电线,企图电死老板泄愤。幸好及时被人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张某因故意杀人(未遂)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的徒刑3年。在少管所,张某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悔恨决心用法律为自己讨回公道。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写好起诉书寄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判决个体老板全额偿还张某的工资。张某拿到工资,不禁热泪盈眶。

(1)人民法院的两次判决体现出对人权的什么保障?

(2)张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张某拿到自己的辛苦钱悲喜交加,你认为张某最想说什么?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1515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