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秘 > 生活课堂 > 礼仪 > 传统礼仪 >

有关中国人传统的礼仪习俗

柳琪分享 1167

从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可以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光宗耀祖的这种思想意识既是合理的,又是必然的。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有关中国人传统的礼仪习俗,欢迎阅读参考。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承

上下五千年,中国一路风尘仆仆走来,脚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但在今天,一提及中国传统礼仪,大多数人并没有什么清晰概念,甚至则一位这种传统礼仪人化是过时的东西。因此,中国礼仪文化正在遭受着史无前例的以往与不屑。

然而,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文化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实践结晶,是人与人之间行为规范的准则。

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为求的正确答案一起去老师家请教。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来到程家时,适逢先生坐在路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老师,就恭恭敬敬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过来良久,程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她遍身披雪。脚下雪已有一尺多后了。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礼仪是律己,进人是一种规范,是表现了对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不仅是个人素质、教养的.体现,也是个人道德和社会公德的体现。

东汉黄香仅仅九岁,就懂得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在冬天严寒之时,就用自己的身体将父母的被子温暖后,再请父母安寝;在夏日炎热之际,则用扇子给父母扇凉驱蚊,以侍奉父母安寝。黄香温席是在中国传统孝之礼仪,孝顺父母,从小事做起。

近百年来,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优秀的伦理道德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今的人们已经有了较之过去更为雄厚的经济基础来孝敬老人,心已经没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无力,而是有力无心。

唐朝贞观年间,西城回纶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纶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带一批珍宝见唐王,其中最珍贵的是白天鹅。途中,白天鹅不谨飞走,使者只拔下几根鹅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使者在担心害怕之余吧鹅毛献给了唐太宗,唐代宗并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不辱使命,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干为流传开来。

中国传统礼仪,应是体现精神价值的生活方式,传录它可以使我们的礼仪化发扬光大。

传统礼仪毕竟是中国传续了几千年的血脉,若血脉堵塞,中国只能被称为是一个现代国,而不能称其为中国了。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国人和海外人引来容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没有它,国人将迷失自我;没有它,中国便只剩下一个空壳。

纵观古今中外各国发展,世上没有一个民族失否定自身传统礼仪的,没有任何一个民族会认为自己的优秀的传统礼仪是过时的,有害的。而传来中国传统礼仪文化。是每个华夏儿女的责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无愧地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中国人传统的礼仪习俗

1、树中秋

在中国,中秋节有一种富有情趣的传统风俗,叫“树中秋”。树亦作竖,即将灯彩高竖起来之意,所以也叫“竖中秋”。每逢中秋节,各家要用竹条扎灯,灯的行头多样,鱼龙灯、鸟兽灯、花果灯等,也可砌成“贺中秋”等字灯。到了夜里,就在灯内燃烛,下面再联结许多小灯、彩旗、银铃等,用绳系于竹竿上,高竖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如平台、屋顶或高树之上。入夜,满城灯火,如繁星点点,和天上明月争辉,以此庆贺中秋。

2、扎灯笼

中秋临近时,小孩子们在家长协助下,用竹纸扎成兔仔灯、杨桃灯或正方形的灯。此外,还有很多小朋友会用水果皮扎灯笼。“我们小时候,流行木瓜灯,利用木瓜皮制成的别致花灯,非常有意思,木瓜灯陪我度过整个童年。” 除了木瓜灯,还有香蕉灯,最简便的是“柚皮灯”,几乎家家户户的小孩都能做。 扎好的灯笼除了用来“树中秋”,更有情侣提着灯笼依偎赏月。

3、耍禄仔

“耍禄仔” 是过去中秋节十分流行的儿童游戏,以柚子壳刻通花,中可悬灯,儿童提着成群结队游乐,或提着各种动物、瓜果形状的灯色,沿街踏歌而行,一边唱着“耍禄歌”:“耍禄仔,耍禄儿,点明灯。识斯文者重斯文,天下读书为第一,莫谓文章无用处,古云一字值千金,自有书中出贵人……”儿童们在尽情游乐之后散去,各自回家吃月饼果品之类。

4、拜月光

中秋节当晚,一家人吃完团圆饭后,必须摆上各式果品进行“拜月光”的仪式。清代有首《羊城竹枝词》云:“中秋佳节近如何,饼饵家家馈送多,拜罢嫦娥斟月下,香芋啖遍更炒螺。”有天台的人家在天台,没天台的人家在家门前,摆开八仙桌,焚香礼拜,贡品除了月饼外,还有柚子、柿子、香蕉、杨桃、油甘子、芋头等,芋头讲究“母子相连”(在盘的中央放芋母,周围摆芋仔,寓意合家团聚)。拜月光后合家围坐,分享各种贡品,外加炒田螺等,畅叙天伦,直到深夜。

5、追月

所谓“追月”,即是过了农历八月十五,兴犹未尽,于是次日的晚上,不少人又邀约亲朋好友,继续赏月,名为“追月”。据清人陈子厚《岭南杂事钞》序云:“粤中好事者,于八月十六夜,集亲朋治酒肴赏月,谓之追月。”

中秋美食有故事

芋头

中国有个习俗:中秋吃芋头。老人家认为,吃芋头辟邪消灾。粤语"芋头"与"护头"谐音,表示合家团圆平安的意思。

石榴

中秋正是石榴成熟时。红似玛瑙,白若水晶,入口如晶粒玉浆。石榴便成为桌上供品之一,象征长寿、团圆和吉祥。

莲藕

中秋食藕,寄团圆之意。米香、藕香、桂花香,香浓入口,寓意让团圆家宴从这次的甜蜜开始。

柚子

柚子外形浑圆象征团圆之意,同时,“柚”与“佑”谐音,代表希望月亮护佑的美好意愿。

菱角

老人说,中秋节吃菱角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也可以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

田螺

民间认为,中秋田螺,可以明目,中秋前后,正是田螺空怀的时候,田螺腹内没有小螺,肉质特别肥美。

中国人传统过年的礼仪习俗

“贴春联、挂年华、换桃符”都是春节前必不可少的习俗,下面,小每为大家讲一下贴福字要注意哪些事宜~

贴福字的讲究是老祖先们几千年总结出来的经验,该贴到什么位置都是按照天干地支排列出来,绝对不是哪个人随便一说。“福字”分正福、倒福和各类小“福字”,根据“福字”的大小,该贴在什么地方一定要记住。“

倒福”斗方,要坐北朝南贴在门厅的正前方,这叫做“福入厅堂”,但一家只能贴一个,如果贴多了,叫做“重蹈覆辙”不吉利;

正福也是斗方,一家也只能贴一个,须座东面西,象征“福如东海”;

门福必须是正福,门外贴“倒福”会让一家有一种流年不顺的感觉,所以门福必须要正福。另外还有抬头福,旺财福等都要各归其类。

真正贴福字的时间应该在三十的下午,太阳尚未落下之前,且顺序应该是从外向里贴,先贴抬头福,再贴门福,以此类推,最后一个才能贴倒福,意味着一年的福气都要从外面流进来。


有关中国人传统的礼仪习俗相关文章:

高中礼仪作文800字议论文

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作文600字5篇

礼仪话题作文800字高三

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作文600字六篇

冬至的传统习俗活动

传统节日主题班会简报

腊八节的传统习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5篇

中国传统文化活动总结

    相关文章

    热门文章

    501111